联系电话:028—84968606

信益德招生网

留言

安顺市民族中学
时间:2020-12-16 01:41:16 浏览1169次

    安顺市民族中学,始建于1981年,1999年4月迁建至安顺市开发区南航路烟堆山(古塔青山)办学。2002年9月上划为安顺市市直学校,并面向全市各县(区)招生,2007年经省教育厅评估批准为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。

       学校占地100亩,现有50个高中教学班,在校学生近3400人。教职员工191人。学校建有宽敞明亮的教学楼、办公楼、实验楼和功能齐备的学生宿舍、食堂,拥有多媒体教室、微机室、音乐室、美术室、电于备课室、阅览室、图书室和4 0 0米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等教育教学设备设施。

       学校拥有一个“廉洁、勤政、务实、团结、开拓、创新”的领导集体;有一支学科齐全、新老搭配合理、勤于工作、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;有一种多年养成的艰苦创业、勇于拼搏的民中精神;有一套较为科学、完整、规范的管理制度。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,坚持“立德树人为根本,教育教学为核心”,探寻教育教学出质量,体育艺术为特色的“两条腿”走路和创建教育教学“三服务”(服务教学、服务学生、服务教师)的办学思路,学校秉承“修身尚品,善教乐学”的校训,内练素质,外望形象,强化学校管理,构建和谐校园,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,并取得了一些成绩。目前学校师生正共同努力,把学校办成全市一流、全省优秀、人民满意的省级示范性高中。

       一、抓好“两条腿”走路,做好“三服务”,形成“五个转”的办学特色

       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,以”立德树人“为首,以“修身尚品,善教乐学”为校训,坚持“教育教学为核心”,探寻走教育教学出质量,体育艺术出特色的“两条腿”走路和创建教育教学“三服务”(服务教学、服务学生、服务教师)的办学思路和坚持“五个转”(后勤围着一线转、科室围着年级转、行政围着教师转、教师围着学生转、全校围着教学转)和办学特色,创新工作机制,推进学校全方位改革,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。

学校探索多元化混合所有制办学,2014年起与社会教育资源联合共同创办特长班。充实校园艺术团,组建学校足球队,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,学生社团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活动,充分展示民中师生的风彩,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。

       二、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壮大

       学校占地100亩,现有50个高中教学班,在校学生近3400人。教职员工191人,专任教师183人,中高级教师118人,特级教师2人,省级教学名师1名,省级骨干教师12人,市级骨干教师21人,省、市级骨干班主任16人。学校注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,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,2015年共有98人次获省市级奖励,其中37人获省级奖励,56人次获市级奖励;特级教师两名,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,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个;18位青年教师被评为安顺市教坛新秀;获各类市级优秀称号7人。

       学校严把教师入口,近几年从西南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、陕西师范大学新进一批高质量的教师充实我校教师队伍。学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,关心青年教师成长。采取、“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”,开展与省内外发达地区先进学校教育教学交流学习,与省外兄弟学校结对帮扶,并派出多批教师外出学习进修,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,多渠道分角度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。并通过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考核,着力打造高效课堂,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,教学成绩不断提高。

       三、学校近十年来取得成绩与荣誉

       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聚精会神搞建设,一心一意谋发展,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。先后荣获“全国红十字模范校”、“全国科教文卫体模范职工之家”、“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实验重点研究项目全国先进实验学校”、“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集体二等奖”、“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”、“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先进集体”、“贵州省实施素质教育评价试点先进学校”、“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校”、“贵州省五四红旗团委”、“贵州省党建基层五好组织”、“安顺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、“贵州省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活动先进学校”、“贵州省普及实验教学示范学校”、“贵州省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”、“贵州省先进教育工会”、“贵州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贵州省模范职工之家”等荣誉称号,在校内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,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。

地址:安顺市南航路

来源:本篇有部分内容来自成都考试院,以上内容若与学校官网不同,具体以学校官网为准,如有版权侵犯,请尽快与小编联系,我们会尽快修改,谢谢您的合作。作者:xinyide

快速登记
姓名:
电话:
学历: